【热点评论】语言的标签化与语言改造
灵感来源
偶然翻阅知乎上的这个回答,恰逢最近在「二刷」《1984》一书。
看到作者举的这些例子,觉得很有趣,果然灵感来源于生活(逼乎)。
现在讨论文艺作品是不是很喜欢谈三观。《霍乱时期的爱情》主角是渣男,滥交;《水浒传》是一批没文化的流氓;《雷雨》是狗血故事,多角恋;《洛丽塔》恋童癖,恶心极了;《三个火枪手》讲婚外情;《了不起的盖茨比》主角更是彻头彻尾的渣女……这些文学有什么好看的?还有各种影视剧,有多少良心剧,因为塑造反派的角色过于鲜明,或者一些角色过于现实,被指责“三观不正”。(拿最近来说,余欢水里的妻子角色,因“女拳”问题上了热搜。)
日常生活或者在网络上讨论问题,是不是也很容易以,“女拳”,“杠精”,“小粉红”,“键政”等等给人贴标签?例,“你是杠精,我不和你吵”。然后讨论问题张口闭口,“资本主义”,“理想主义”,“内卷竞争”,“时代红利”……
日常生活,社会评价一个人的行为,家长老师常用的词汇,是不是都是“努力”,“奋斗”,“大城市”,“优秀,“未来会好的”,“xx年纪必须做xx”,“年轻就是奋斗”,“成功”……
作者:苏氨酸·季铵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2959121/answer/1297896811
个人看法
“历史旋转门”
如今的互联网舆论,有很多语言(词汇)的高度标签化,类似于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电影中高度脸谱化的人物形象。这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过度简化。所谓脸谱化,举个例子——好人就是纯粹的好人,坏人就是纯粹的坏人。
而互联网语境中的标签化,效果也类似。在评价“政治流派”的时候,很多人只知道用“左”和“右”。这就有一个很尴尬的问题——某个人因为某条言论就被“开除左藉”,然后又被扣上“形左实右”的帽子。到底“形左”是指哪些,“实右”又是什么,“说不清”。
为什么说不清呢,因为“左/右”只能表达一个维度的两端,而不同的政治流派,会牵涉到多种维度。
成因
思维有两个维度——习惯 & 能力。
有些人有能力,无习惯;
有些人有习惯,无能力;
当然,大部分人两者皆无。
“语言标签化”作为一种“过度简化”的表达形态,也就非常迎合(适合)那些两者皆无的人。
而这类人的比例很大,又反过来助长了“语言标签化”的现象——不了解某种标签的人就无法参与讨论,促使更多人习惯于标签化语言。
区别
上述所讨论的“语言标签化”,不同于《1984》中所说的“语言改造”。
两者有某些共同点——两者都倾向于削弱沟通双方的思考。
但“语言改造”对思维的削弱会更彻底。
延伸阅读
一元化归因(fallacy of the single cause)
当前页面是本站的「Google AMP」版。查看和发表评论请点击: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