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13
标签6
分类2

2022年终总结

Flag

虽然因为各种原因,今年一整年都没发过什么blog(沉默是一种迫不得已的、相对可行的选择),

自己也到了写年终总结——未来展望的年纪,虽然文书水平比不过ChatGPT,也算代表了一些个人愚见吧(笑

生存还是毁灭

中学时代没想过自己会来到青岛这座城市,没想到会读海洋相关专业,

直到去年也没把”2019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当回事,

但时至今日,桀骜不驯的我终究要面对并不光明的未来。

多年后,我们或许会将这段经历归结于经济环境的整体下行和自身的不求上进。

与其如此,不如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抛出这个问题,与君共勉。

关于高考

记忆中,高考前燥热的教室,有时代特色的健康承诺书,24h、48h核酸阴性证明,还有静止在高考生物答题结束的那一刻,内心涌出的那一句

终于结束了

虽然可能并不是圆满的句号,但也正式与我的高中生活作别了。

随后的一切,让我明白那不是结束,而只是开始——

是离开这个我生活了十八年城市的开始,

是与家人聚少离多的开始,

是独立生活的开始

在中国注定是没有gap year的,这三个月可能是我几十年内最放松的生活了,

纵使有对成绩和录取结果的担忧,有对复读和专业的考虑,我仍难以释怀那段随心所欲的日子。

关于学习

欢迎来到大学,一个被称作“象牙塔”的地方。虽然学习并不是大学的全部,但绝对是最重要的部分。

可能大多数新生都会经历想象与实际大学的落差,都曾梦想在新的环境能够有所改变,现在的培训机构更是极力制造“大一考研”的焦虑,但到头来宏大的计划往往又单停留在口头上。(印象中TED有一篇叫做“不要告诉别人你的计划”的演讲)

我也不例外,唯一不同的可能是 我对自己的学习和执行力认知还是比较清楚的,以至于没有对速成、捷径的幻想(“成功学”的核心)(笑)。

这里展开聊一下:

假设某个高价值的技能/能力存在“速成”的方法,那么这个方法必定流传开来,并被足够多的人掌握。根据经济学原理,一旦足够多的人具备,那么该技能/能力就不可能再保持高价值。

同样的,如果你知道某个捷径,通常意味着别人也知道。而捷径如果被足够多的人知道,竞争人数激增后将不再成为捷径。

这两点基本打破了对成功可复制性的幻想。

不论是高考的结果,还是在大学的短暂学习,都算不上让我满意。但我非常享受学习给我带来的便利:词汇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原著和论文阅读的效率,口语和听力的提升也为交流留学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数理基础让我得以更加简洁地描述我的想法,相关知识结构的建立带来了无数“灵光乍现”。我将其看作学习的动力,我相信它会将我带向更远的远方。

我想做一个纯粹的人,但现实的复杂让我远远做不到纯粹。

对AI未来的展望

首先感谢一年来,一路上的贵人相助和诸多专家的精彩演讲,才让我得以在这里对AI进行展望

Large-scale落地应用给人的震动是很大的:

CLIP恐怖的泛化能力逐渐扩展到多模态;

Diffusion生成模型大有作为,泄露的novelai模型开启了AI出图热潮;

ChatGPT等一众语言模型让人们正视NLP领域的突飞猛进

这标志着AlphaGo、AlphaFold颠覆围棋界、分子生物学的故事将会在我们生活中不断重演,这是生产力的发展,背后是足以改变千万人命运,冰冷的浮点运算。从这一点来说,完全不会被AI替代的职业是不存在的,正如施一公教授所言,我更倾向于将AI作为一种辅助。

除了CV、NLP、SD,Transformer和图神经网络依旧是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

对自己未来的展望

独立思考:人类之所以能够从众多动物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人类更擅长于思考;同样的,某个人之所以能从社会中脱颖而出,善于思考往往是重要因素。

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不能忍受黑暗,因为我曾见过光明,我不想成为一个圆滑的人。在结束一天忙碌后的深夜,我常因我觉得我还可以做得更好而自责,我希望2023的我也是如此,尽管这可能会很累。

不要告诉别人你的计划:遵循这一原则,我并不在这里给出具体的计划和目标。同时,计划往往是“多元化”的,“往往因“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而不同。我只希望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比昨天的自己更加卓越,能真正有所作为。

去旅行吧:三年来,不知多少旅行计划因疫情而搁置取消。旅行让我们的祖先在此定居,是刻在DNA里的本能。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境内旅游、出境游都有序恢复,希望自己在2023年能够去很多很多地方,见很多很多人。

新年的钟声敲响后,你又会梦到什么呢?

我的现状——摘录自ATRI

开端

夏生:“无所谓了,反正早晚都会葬身海底。没有必要诞生新的历史”
只在于如果迎接最后的结局

ATRI:“……”
ATRI:“这就是解脱(救い)吗?”

夏生:“是吧,我现在的心情就就释然了”
至少在失去右腿的那一天后,今夜就是我最平静的时光。

ATRI:“接受灭亡,坐以待毙就是解脱吗?”
ATRI:“乐园和墓地是同义词吗”
ATRI:“如果还有时间,就应该挣扎到最后”

ATRI的一番话,把沉浸在幻想中的我拉回了现实
……

夏生:“ATRI,我也可以问个问题吗”
ATRI:“请说”
夏生:“在船上的时候还没有说完。我的幸福究竟是什么?”

ATRI说现在的我并不幸福

所以我反问幸福是什么,她回答时却被龙司打断。
ATRI:“是未来”
ATRI:“你和我不一样,还剩下漫长的生命,还能创造许许多多的东西”

ATRI:“请不要舍弃自己的未来”

我不曾舍弃自己的未来

我没有一个聪明的头脑,也很难有什么称得上能成为机遇的事情。

这并不是在某日午后闲暇的EMO,而是我在写下这段文字时的真情流露。我是平庸的,是的,我最终还是接受了自己的平庸。

也许就这样盖棺定论对于尚未步入“象牙塔”的我来说为时尚早,但是于我来说,这样可能更有好处。从小到大,我在树莓派上初识嵌入式开发;在除夕夜里发行Altcoin追逐币圈热潮;也曾一瞥机器学习的强大立志助力强人工智能……但一切终成过眼云烟,什么都没有留下。

运气就是,机会恰好撞上了你的努力。
(这是班主任在whitebroad上的一句motto)

也许我有过好的运气,但运气过后便再无下文,这是多少运气都无法弥补的。

或许也是我的宿命。

何为未来

......

(亚托莉)“夏生先生,你刚刚说死到临头还学习是白费力气。你应该已经察觉到我活不了多久。短短几天的恋爱就有意义吗?”
(亚托莉)“我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与夏生先生成为情侣的时间,比以往更有意义。现在也一样。和你相互依偎在一起的时间,比以往有意义得多。”


那一天,就留给未来吧

RoboMaster 往事回忆

背景资料 Refer Wikipedia

机甲大师(RoboMaster)是由大疆创新(DJI)的创始人汪滔发起并承办、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年度机器人竞技赛事,为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旗下的四大赛事之一,并且是全球首个射击对抗类的机器人比赛。其在2015年诞生伊始就凭借其颠覆传统的机器人比赛方式、震撼人心的视听冲击力、激烈硬朗的竞技风格,吸引到数百所高等院校、近千家高新科技企业以及数以万计的科技爱好者的深度关注。除了大赛本身,还有机器人相关的夏令营、俱乐部、机器人课程等科技项目,旨在为科技爱好者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平台来实现他们的机器人学理想。

P.S. 当然,限于学业与将来的发展,未来与 RoboMaster 或许并没有多少交集。但还是十分感谢朋友Artrix,没有他就不会有我的这次经历,希望他在大学一切都好;十分感谢2018年的高中生夏令营,让我切身体会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十分感谢当年与我同行的队友,当时我能力的不足极大拖累了项目的进程。


简洁叙事

你能想象一百多名高中生聚在一起,以机器人为主题来一场夏令营吗?在真正体验过之前,我也难以置信。
事情要从多年前的那个夏天说起……当时我初二,年少轻狂,以全栈自居,凭借过家家的功底侥幸通过筛选和面试。

第一个挑战,陌生的环境。不仅仅是深圳二高这样一个陌生的居住、研发环境,更包括完全陌生的Keil开发环境、嵌入式中我仅仅闻名的技术、全新的团队协作模式。二十多天的时间,在适应这些环境的同时,完成最终的任务,是极为考验自学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队也发生了一些摩擦。与First系列的比赛不同,经过RM挑选敲定的成员不说是精英,在各自的圈子里至少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面对一些决策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

第二个挑战,难度的提高。总的来说,难度来自两个方面:
1.我首次参与完成类似的项目(之前的项目,多少可以用“能用就行”来打发一下)。决赛的难度并不在视觉或者自动化方面,而在于设计一个可以稳定夹取的机械结构,而我并没有设计机械结构的经验,并没能帮上什么忙。
2.决赛和FRC类似的条条框框。

第三个挑战,语言的缺陷。当然这主要是我的问题,对比赛的影响也不算大。当时我的英语水平并不算高,尤其是相比年级更高、学习条件更好的其他人而言。不过虽然香港科技大学的课程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推介会是“听君一席话,胜听半席话”,DJI的中文课程还是听得很愉快的。

资料整理

开源资料:Github_Eastflow
图片资料:算是我做的不多的工作吧,虽然最后并没有落地使用Vision_Test
最后的成车,效果还不错(但是夹取部分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可惜)Machine
视频资料:Bilibili_Group 0x02
技术报告:Report

使用说明:以上资料仅供学习参考,以公开换取保护,所有权利归制作人员和大疆创新,未经授权禁止各种用途!


尾声

感谢当年陪伴在我身边的人。She

褒贬不一的《乌合之众》

外文名:The Crowd: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

《乌合之众》是早些时候读的书了,不是被推荐,单单是被标题吸引,算是我社会心理学的启蒙之作。
虽然不是,也没有打算将此作为本业,但是射猎广泛我认为是没坏处的,发现问题的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现在这一概念已被模糊化,暂且不做评价)。

这一期书评是突发奇想写的,当自己的一篇读后感吧。

赶在考试之前把这篇发出来了
很水的合格考当然是秒杀(


褒贬不一

网上对这本书的评价可谓褒贬不一——有人把它奉为圭臬,有人把它贬的一文不值。稍作查阅即可了解,限于篇幅和著作权问题,在此不作列举。

具体到个人,不乏有人因看过这本书而自觉超然物外,将与自己相悖的意见批驳为“乌合之众”,而难以使自己保持理性。

个人看法

外文名明显不如译名有煽动性,事实上作者勒庞的本意也是如此,这只是一项冷静地描述群体的研究。

背景:实证主义还未形成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很多对该书的批评来源于作者在提出很多论点的同时没有给出有力的论据。
这一点似乎可以用时代背景来解释,但依旧是致命的一个问题——这里不扯丧事喜办,因为这本书是「通俗-入门?性读物」,其受众是初学者,其教授的知识是需要保证「基本的」正确性的。知识不正确本身可能不是很大的问题,可在初学时,就有很多人把它奉为圭臬——可以类比为初学算术时的「1+1=2」。

如果硬要说,这是一个可以改进和进一步延伸的点,希望有更多对实证部分进行补充的专题性读物。

未经实证就被拿来套用是很危险的,会引起一系列可得性反应,进而影响人的认知——除非你阅读的时候就被人指出这个观点的不确定性(或错误)。记得当初阅读的时候有一部分说到“要从实践中学习”,跟别人讨论一致认为这个说法有些失当,无论是因为时效性还是实证问题。

对乌合之众的问题总结到这里,简单提一下我现在在读的《弱传播》一书,个人认为也有类似的问题,作者有取巧的嫌疑。

基本观点总结

1.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2.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3.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4.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5.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

6.所谓的信仰,它能让一个人变得完全受自己的梦想奴役。

7.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过手。

8.有时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包含更多的真理。

9.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10.数量,即是正义。

11.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12.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

13.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预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人类的机体的确能够产生大量狂热的激情,因此可以说,愿望受阻的群体所形成的正常状态,也就是这种激愤状态。

14.一个国家为其年轻人所提供的教育,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个国家未来的样子。

15.能够感觉到的现象可以比作波浪,是海洋深处我们一无所知的那些乱象在洋面上的表象。

16.昨天受群众拥戴的英雄一旦失败,今天就会受到侮辱。当然名望越高,反应就会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就会把末路英雄视为自己的同类,为自己曾向一个已不复存在的权威低头哈腰而进行报复。

17.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

18.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

19.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只是人类思想无形的变化造成的有形的后果而已。

20.孤立的个体具有控制自身反应行为的能力,而群体则不具备。

21.专横和偏执是一切类型的群体的共性。

22.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

23.群体总是对强权俯首帖耳,却很少为仁慈善行感动!在他们看来,仁慈善良只不过是软弱可欺的代名词。

24.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

25.群体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入该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群体的无知疯狂所淹没。

26.从长远看,不断重复的说法会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的深层区域,而我们的行为动机正是在这里形成的。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会忘记谁是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作者,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移。

27.群体中的个人是沙中之沙,风可以随意搅动他们。

28.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

29.但凡能够成就大业的领袖人物,他重要的品质不是博学多识,而是必须具备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力,这是一种极为罕见,极为强大的品质,它足以征服一切。

30.文明向来只由少数知识贵族阶级而非群体来创造。

31.身为一位领袖,如果想要让自己创立的宗教或政治信条站住脚,就必须成功地激起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

32.结群后,由于人多势众,个人会产生一种幻觉,感到自己力大无穷,不可战胜,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33.当一个人融入社会之中时,他便失去了自我。

34.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也许还是会愿意接受传统教育当中所有的弊端,因为尽管它只会培养一些被社会所抛弃的人、心怀不满的人,但起码,对冗繁知识的肤浅掌握,对成堆教科书的完美背诵,或许可以提高智力水平。但事实上它真的能提高智力吗?不可能!在生活中,判断力、经验、进取心和个性,这些才是取得成功的条件,这些都不是书本所能够给予的。书本是可供查询的有用字典,但倘若把这些冗长的词条都装在脑子里,那可是一点用都没有。

35.文明赖以形成的道德力量失去效力时,它的最终瓦解总是由无意识且野蛮的群体来完成的。

36.一切政治、神学或社会信条,要想在群众中扎根,都必须采取宗教的形式——能够把危险的讨论排除在外的形式。

37.群体精神最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服从。他们如此甘愿听从别人的意志,以至于只要有人自称是它们的主人,他们就会本能地听命于他。

38.尽管在那一天的那两个小时里他们做到了或者几乎做到了,到一个月以后他们却不再具备这种能力。他们无法再次通过考试。他们脑中不断丢失大量过于沉重的知识,而且没有新的知识来填充。他们的思想活力开始衰退,促进成长的才能渐渐干涸,这时一个得到充分发展的人诞生了,但此时的他早已疲惫不堪。结婚过上安定的生活,陷入某种循环,并永无止境地重复下去;他将自己封闭在狭隘的工作中,尽职尽责,仅此而已。他们最终变为了平庸之辈。

39.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40.所有时代和所有国家的伟大政客,包括最专横的暴君,也都把群众的想象力视为他们权力的基础,他们从来没有设想过通过与它作对而进行统治。要想掌握这种本领,万万不可求助于智力或推理,也就是说,绝对不可以采用论证的方式。

41.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被愚蠢的洪流淹没。

42.人们经常说起那家大众剧院,它只演令人压抑的戏剧,散场后,必须保护扮演叛徒的演员,免得他遭到观众的暴打。他所犯的罪行,当然是想象出来的,引起了群众的巨大愤怒。我觉得这是群体精神状态最显著的表现之一,这清楚地说明,要给他们什么暗示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假与真几乎同样奏效。他们明显地表现出真假不分的倾向。

43.各种制度并没有固定的优点,就它们本身而言,它们无所谓好坏。因为在特定的时刻对一个民族有益的制度,对另一个民族也许是极为有害的 。

44.群体也许永远是无意识的,但这种无意识本身,可能就是它力量强大的秘密之一。在自然界,绝对服从本能的生物,其行为会复杂得让我们不敢相信。理智是人类新近才有的东西,太不完美了,不能向我们揭示无意识的规律,更不能替代它。在我们的行为举止中,无意识部分占的比重很大,理智所占的比例却很小。无意识现在仍作为未知的力量在起作用。

45.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不会记得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人是谁,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疑,广告能有令人吃惊的威力,这就是原因 。

46.教育既不会让人更道德,同样不会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将他的本能改变 ,也不能将他天生的热情改变,而且有在进行不良引导后,它的害处远大于好处。

47.单独一个人必须要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法律上或者道德上。但是,群体则不然,群体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群体就是责任,群体就是道德,群体就是法律,群体就是道德,群体的行为自然是合理的。

48.名望的产生与若干因素有关,而成功永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49.学习课程,把一种语法或一篇纲要牢记在心,重复得好,模仿也出色——这实在是一种十分可笑的教育方式,它的每项工作都是一种信仰行为,即默认教师不可能犯错误。这种教育的唯一结果,就是贬低自我,让我们变得无能。

50.民众的想象力是政客的权力基础。

51.在决定人们历史地位上起着更大作用的,不是他们的“真实”面目,而是后人对他们的认识和感受。

52.群体会让每个人在其中的错误缩小,同时让每个人的恶意被无限放大。

54.束缚个人行为的责任感一消失,人便会随心所欲,肆意妄为。

55.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取代了个体有意识的行为,这是现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56.偶像崇拜的五大标识:
第一,偶像总是凌驾于信徒,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这一点有着决定性地作用。
第二,信徒总是盲目服从偶像的命令。
第三,信徒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对偶像规定的信条进行讨论。
第四,信徒有着狂热的愿望,希望把偶像的信条广加传播。
第五,信徒倾向于把不接受它们的任何人视为仇敌。
当群体符合第一条,其形式就等同于宗教,而这种情感就变成了宗教信仰。
对群体来说,也许最不合理的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57.群众日益被大众文化所湮没,这种文化把平庸低俗当作最有价值的东西。

58.所以不要轻易地成为集体的一份子,这样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即使你以为自己只不过是随声附和了一下而已,实际上你已经成了帮凶。

59.群体的夸张倾向只作用于感情,对智力不起任何作用。

60.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
(出处未知)

【第一期】胡言乱语

那年遇一女士,对我照顾有加,用泪磨平我棱角,教我人情世故。纵使他日不能久别重逢,也祝她岁岁平安。
好像什么都来得及,又好像什么都无能为力。